泰军指挥官翻看缴获清单时倒吸一口冷气——LG3榴弹发射器、69-1火箭筒、KS-1C防空导弹…清一色中国造装备,和自家仓库里的“同款兄弟”一模一样。 但真正让他后背发凉的,是柬埔寨士兵竟把智能武器用成了烧火棍!
榴弹发射器当铁管用?
柬军手中的LG3型40毫米榴弹发射器,本是战场大杀器——全重仅42公斤,比美军MK19轻12公斤,单兵扛起就能跑。 它配备的火控系统能自动测算弹道,射手只需用红点瞄准就能开火,连新手都能快速上手。 更致命的是BGL-3A空炸榴弹,能在敌人头顶3米精准引爆,战壕掩体都防不住。
可柬军士兵的操作让人瞠目:有人不会用激光测距仪,有人舍不得发射单价300美元的空炸弹,只会像老式迫击炮一样平射。 泰军甚至缴获到包装封条都没拆的发射管,炮膛积碳厚到能当煤烧。
火箭筒打不中坦克?
69-1火箭筒曾是击穿T-62坦克的“开罐神器”,破甲深度110毫米,65度倾斜装甲都能撕开。但面对泰军VT-4坦克的复合装甲,它需要精准打击侧面弱点。
柬军炮手却在300米外把火箭弹全轰进了泥坑——横风修正?密位调整? 这些基础操作无人掌握。 反观泰军用同款火箭筒,先派无人机侦察坦克行踪,再绕到侧翼专打发动机舱,成功率飙升三倍。
防空导弹成摆设!
柬军花血本买的KS-1C防空导弹(红旗-12出口版),射程70公里本可威胁泰国F-16。 可这些价值千万美元的宝贝全藏在金边郊外,前线连门高射炮都没有。
泰国飞行员甚至敢贴树梢飞行,用GPS滑翔炸弹炸毁柬军指挥部。 更讽刺的是,专防低空目标的红旗-17AE导弹,因操作员看不懂中文界面,雷达都没开机就被炸成废铁。
56式步枪卡壳频发
这把曾让美军头疼的“游击战神枪”,在柬军手里彻底哑火。 7.62毫米钢芯弹打不穿泰军的防弹衣,老化的枪管频频卡壳。
泰军却把同款56是玩出花:加装战术导轨、红外瞄准镜,丛林伏击时专打军官头盔缝隙。 柬军士兵呢? 有人往枪管抹黄油防锈,结果热带沙尘黏成油泥,一开枪就炸膛。
指挥所成活靶子
7月26日,柬军第7师师长敦颂扬少将的指挥部暴露无遗。 泰军F-16轻松锁定位置,一发激光制导炸弹将其炸毁。
事后发现,这位将军竟在指挥所里用1:5万比例军用地图拍照发社交媒体,坐标直接暴露。而柬军引以为傲的PHL-90B火箭炮,因后勤不会模块化装填,齐射一次就得当固定靶。
军费都花哪儿了?
柬军70%装备购自中国,但军费只有泰国的1/4(13亿美元)。军服杂乱、士兵穿凉鞋打仗,防弹衣更是奢侈品。
2025年茄子山战役中,泰军无人机发现战壕里的柬军集体穿拖鞋,一轮炮火覆盖就报销一个连。 而泰军士兵能在40℃高温下操作VT-4坦克12小时,战场维护、履带更换全自主完成。
西点军校生的“纸上谈兵”
洪森长子洪玛奈——柬埔寨首位西点军校毕业生,执掌军权后大力推行西式改革。 他把擅长游击战的老将全撤换,提拔年轻军官学打“正规战”。
结果泰军专打阵地战,柬军既丢不掉游击老本行,又玩不转新战术。 前线士兵连火箭筒横风修正表都背不出,军官却要求按美式流程写作战报告。
凉鞋兵遇上数码迷彩军
泰柬两军战场形象堪比穿越剧:柬军光膀子蹲战壕,56式步枪绑着塑料绳当背带;泰军穿数码迷彩服戴战术头盔,手持以色列内格夫机枪,六轴无人机在头顶盘旋。
当泰国“小摩托”自杀无人机炸毁柬军机枪阵地时,一个柬军士兵还在用铁皮罐头改装手榴弹。
停火前的最后惨剧
7月28日停火协议生效前,柬军发起悲壮反击。炮兵用二战“超越射击”法仰天发射火箭弹,指望炮弹自由落体砸中泰军,结果半数掉回自己阵地。
而他们舍不得用的BGL-3A智能榴弹,终被泰军回收入库——这些弹药包装盒上,还印着同一家中国军工厂的地址。
顺阳网-上杠杆炒股-现货配资网-北京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